土和泥,清理场地,和上次烧陶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一次不需要全是黏土。
里面掺上砂子碎石子和草叶,将土堆成一个火山样的形状,上面“火山口”里加上水,几个最有力气的上去用脚和泥。
将长方体的陶容器抹上一些水湿润了里面,将混合了草叶石子的泥土倒进去。
上去踩的结实了,两个人抬到平整出的地面上,将分成两半儿的陶器皿分开,一块方方正正的泥坯就算是完成了。
想要有火炕、灶台、烟囱,只靠版筑法是不行的,那些精细的地方只能用砖。
如今烧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太费时间,而且要先挖砖窑、烧出的第一批砖还要加固砖窑,控制火候,没个十几天是不够的。
这个工作陈健决定等到族人稳定下来再说。
泥坯成型简单,自然晾晒干就行,总体来说还算结实,就是很累,算是前世农村泥水匠最讨厌的工作。
几十套模子分给族人,三五个人一组,咕叽咕叽的脚踩泥巴的声音就在河边响了起来。
一整天弄出了几百块泥坯,等待晾晒干燥。
五天后,也就是开始干活的第十天,这些泥坯总算是干了,又花了一早晨的时间背到了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