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后,关七看到汴京造船厂的那架京兆郡王号后就已经知道,尽管小王爷号翻船了,但是大宋这架机器已经点火了,将后来会越来越恐怖。
大船就不去想了。当务之急,就是要拿到足够多的“高氏运输车”。
是的,就是上好的木质结构下的装配了减震系统和轴承的车辆。
那是高方平手里一个里程碑似的奇迹,不但可以节省运力,大幅的减少运输时间,还能减少太多路途上的各种幺蛾子。以往走货,没有说哪一趟路上不修车不换车的,但是有了高方平的轴承车之后就可以。
遗憾的是现在汴京猪场产能不够,订单实在太多,官府内部的换装恐怕也得排到四年后。所以此番来江州,关七想搞到一批运输车,以便扩大商队。
蜂窝煤啊什么的没问题,可以仿制,但是小小的轴承,以及流水线工艺组装的木车,却是一门大学问。自诩一大文明之一的波斯,能出可用轴承的竟是一个没有,能出质量合格毛病少的木车的人有,但是却不多。
因为不论是关七也好,还是整个波斯文明也好,没人明白什么叫“工业化”。
工业化他未必需要机器生产作为要件。其实工业化是一种行业标准。
高方平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