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想法,手下无数精英参与技术验证,日以继夜的测试成熟之后,它就成为一种标准,虽然还是采用手工,但术有专攻,专门挑选有天赋的人针对性的培训,只让他们完成一个环节。包括木匠在内也都打破了万金油模式,全部依靠磨具,依照制定出来的标准,推工就是推工,削工就是学工,锯工就是锯工。让工人在简单的环节里更容易专精。
这样在各种严格标准流水线下产生的物品,哪怕是用手工,它也效力非常爆表,并且品控做的大幅好于这个时代的任何物品。
轴承先不说了。总装就是一门学问,仅仅是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木车,高方平麾下产出的质量,它真和民间产出的完全不是一个质量,使用寿命有天壤之别。
要扯的话,一个技术优良经验丰富的大工匠,他整体制造的木车肯定比高方平的质量好。问题就在于有多少大工匠?他又有多少产能?既然是大工匠,就近乎于噱头和艺术领域,他制作的木车要价多少呢?
于是大工匠的好车,只能作为权贵家的艺术奢侈品使用了。至于民间用于生产的,是各种参差不齐非标准的产品,张三家的车轮和李四家的车轴还不一样,所以坏了后在外地临时制作代用品,那就是低效。
高方平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