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活,会选择把余粮卖出,换更便宜的劣等米粮,大多数乡民吃着粗粮杂面,堪堪够到了温饱线。
开垦的荒地选在了金坛县西北边的一座无人的山脚下,此地土中带砂砾,不易蓄水,文赟便从游方商人那儿买来了些番薯,预备将这块荒地松松土利用起来。
番薯耐寒,喜沙土,好养活,产量比稻米高。文赟先前找了块地试种了一番,结果认为可行。便打算将西北的无人荒地利用起来,缓解百姓们的饥饱问题。
文赟自掏腰包征用了二十个民夫,头几日还无事,到第三日的时候,刨地的时候却露出了棺材一角。
谁也没想到在那一片荒地里会埋了一副棺材。
荒地之所以会成为荒地,除了砂砾多以外,地质也比较硬,难以挖掘。正是因为如此,文县令才选了二十个个个精壮的民夫,先行开挖松土。
哪里知道,竟会挖到一副棺材。
挖出棺材的农夫当时吓了一跳,但这棺材就这么埋在土里,也没堆坟也没立墓碑,有些诡异。不过要真论起来,往上数一两千年,到如今,谁也不能保证有那块土地从没埋过人。所以文赟没往心里去,荒地已经开垦了一小半,不可能再重新择址,于是便让人将棺材挖出,另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