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凶猛的契丹人在宋军面前也不得不升起一种无力感,不过他们也有相对应的手段。
火药弹不是宋人的专利,契丹也有,只不过威力和大宋的比起来便要相形见绌的多,但不失是一种反击的手段。
臼炮这种东西的出现仿佛是必然趋势,赵祯也没想到格物院的匠人已经能纯熟的运用火炮技术并且把它们逐渐实现,这些大宋的“科研人员”带着相当大的激情投入其中。
最终臼炮的得意出现证明了华夏民族的技术与智慧,堪称无与伦比。
当然臼炮这东西虽是攻城怪兽,但却也有着巨大的缺陷,行动不便,因为炮钢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现在的大宋无法冶炼出适合臼炮的炮管,只能用最为简单的办法,加粗炮身。
所以大宋的臼炮动辄万斤之重,马车运输十分困难,只能依靠八匹马驱赶的六轮车才能勉强运输,不过还好,契丹人给大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便利条件。
东京道的公路………………
说来有些讽刺的味道在其中,契丹人基本上不愿修建公路的,在他们看来公路耗时耗力,浪费成本,有修公路的钱不知能多卖出多少货物出去。
而且契丹的土地也不适合修建公路,茫茫的草原上上哪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