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改以人口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岁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二岁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二十万六人。
边境偏远郡国则适当放宽,随着孝廉日益增多,又采纳左雄建议,限年龄40岁以上才得举,但此种限年法实行不久,就被废除了。
察举制中孝廉是门槛,此外还有种种,比如茂才。
本为察举岁科之一的秀才,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作茂才,起源于武帝元封五年。
光武帝建武十二年诏令:三公举茂才各一人,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此后才为岁举,往往与孝廉并称,表明其重要性。
不同之处是,孝廉为郡举,茂才是州举,所以数目是后者少、前者多,建武十二年总计岁举茂才才约有20人。
茂才则多为现任官吏,如西汉的茂才萧咸是丞相史,这些现任官吏举茂才后,因本身资历高,多起用为县令(千石);孝廉则多为郎官(六百石)。
不过后来一些人操作好,先举孝廉,再举茂才,进而官运亨通。
孝廉和茂才是高官也就是世家主要的把持范围,岁科还有一科是豪强的根基:廉吏。
廉吏同样也是察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