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时,彻底的惊呆了,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这个新平寨知寨李庆……看来还真是个非同寻常的人!
……
此时的李庆,正在匠造营中,与工匠师傅门探讨着甲装、护具等方面的进一步改进可能,
虽然他这里已大规模生产纸甲,但却过于单一,而且纸甲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的,
首先一点便是不耐长期的雨湿,以及一旦涉水和泅渡,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脱层;
要是与敌交战时才穿戴上还好,可是用来日常的执勤巡哨操练什么的,就不免有些尴尬了;
所以李庆便打算在护具上,虽以纸甲为主,但还要再生产一些别的盔甲作为补充。
天下间的盔甲护具可谓五花八门,又因偌大疆土天南地北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地方,主流的铠甲护具也是天差地别。
像是靠近草原而缺铁的地方,肯定是优先利用牛羊皮和毛毡来制甲了;
而在西南潮湿瘴热的多雨地区,则是流行以藤木为甲胄;
在中原腹地,往往因铜矿炼铁成熟,则优质铁甲的配备率要比其他对方高上许多。
除了材质商队不同外,自隋唐以来,更是官定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