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儿已经开唱,一首《满堂春》重复两遍花不了多少时间,林晓泉额头开始微微渗汗。
“林兄,我等在此赏赏月、听听曲算是雅事。如今世道生计维艰,老师曾叮嘱:务从节俭!若浪费大笔银两与人置气,有违师命呐!”林晓泉的同窗中,总有几名心机灵活的死党,及时站出解围。
“小弟前日得一首《沁园春》,借林兄之名赠予莺儿姑娘,邀其一唱如何?”
此君的话可谓八面玲珑、滴水不漏。既暗示林晓泉不是拿不出银子,又指出是嘱恩师教诲;既忧心平民生计,又拿出一首曲来,以才压钱。此人话音刚落,众人皆是点头:这么多书生在,一人一首词也砸死楼上“暴发户”了。
不管输赢如何,用一首绝妙好词出来比对银钱,绝不丢脸。众人都为自己能出上一把力感到兴奋,毕竟刚才是站在船头喊666,如今终可一展身手。于是乎,众人或冥思苦想,或挥洒笔墨,把往日里最满意的词曲抄录下来,以供备选。
文人么,平日里多少会备上几首诗词“应急”用。有才没钱的自己作,有钱没才的请人作,没才没钱的一边座,有钱有才的高朋满座。真正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去“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是吹牛的,世上没几人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