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育,这种扫盲班逐渐在帝都非常流行,事实上夜校的人数一直很高,长老们一直在用收税,收费等方式间接促使人们自己去读。
另一种就是有长老们参与的各种培训,这就类似于导师制度,从一开始就是只学识字后,学习自己这一门的学问,经过三年的打造,算是基本成型,起码长老们已经不必再熬夜值班,托福给那些小徒弟就好了。
不过,基础不足毕竟是基础不足,对于技术方面,还做不到扫盲班那样鸡生蛋蛋出鸡。
后世有本基地的小说,里面的基地星球,就是依靠为其他几个国家培训人才的时候,却只教导如何操作,但对里面的原理根本不肯教导,同时,只有最聪明的学生才能进入高级学院进修。
但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长老们也不是学霸,手中各种资料也欠缺的很,需要在未来建立起研究所后,批量生产各学科的学霸,然后替他们去主攻那些科学空白。
当然了,陈枭水动心的,却是此时江南各地的工匠们。
此时的江南,还没有被满清的屠刀杀戮,没有经历太平天国的血腥,千百年留存下来的工匠队伍还在,哪怕仅仅是北方的那部分,就已经相当了不得。
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