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京师西北面最重要的外围据点;
二是因为宣府镇一旦失守,北京的防线就剩下了居庸关一道。一般来说,只要兵临居庸关下,京都的形势就非常危急,而只要入侵者突破宣府镇防线,攻克居庸关就比较容易了。
所以宣府名义上是北京第二道防线的宣府镇,事实上就成了保卫北京的最后防线。而明朝廷对鞑靼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几乎也都是以宣府镇为出发基地的。
宣府如此重要,所以朝廷在此屯以重兵,宣府就成了大明长城守军重要的休整地以及军备存放处,里面不仅设有总兵官,还有锦衣卫千户所,负责纠察军纪。
宣府内总兵官、知府和锦衣卫千户相互节制,互为掣肘,然而利帛动人心,钱财可以让敌对双方放下成见,携手捞银。
朝廷每年往宣府和大同拨调的军饷器械不在少数,但是钱再多也扛不住那么多双手朝里面伸,所以最后能够发放到底层兵卒手上的饷银和甲胄实则寥寥无几。
此时,在宣府城门外,一队人马在静静地等候着,引得守城官兵十分惊异,不知要来的是何等人物,竟然劳总兵官、知府和锦衣千户亲自相迎。
“张总兵,这次朝廷派钦差大人前来,真的只是和鞑靼商讨开设坊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