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给官府交税,一边给放债者付息,最后实际收入能有几何?
同时政府的官员也在借高利贷,一些候选官和新选官,打通关节花费巨大,往往要向人借贷,等到官员正式上任,放债者自然如影随形。所以晚明名士吴应箕在其文集中说:“上任者朝来,索逋者暮至矣,此即不取于民得乎?”
徐振业家中虽然不穷,但是也不富裕,所以在中了举人后就借了两千两的高利贷,打通了魏国公徐弘基的门路,才能选官外放。
因为有过接触,所以徐振业对这个行业很了解,现在听马铖需要钱,赶紧将这么主意说了出来。
高利贷?倒是个办法。马铖想了一下问道:“徐先生,这个本息如何计算?”
“现在的行情是连本逐利,一本一利!”
马铖搞不懂明代的称呼,详细的问了下马顺才知道,连本逐利就是利滚利,也就是这个月的利息下个月就变成了本息,一本一利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利息。打个比方,这个月借了一万两白银,下个月要连本带利还两万,两个月后就是四万,三个月就是八万,这可是实打实的驴打滚高利贷。
马铖想了一下如果借了一万两白银,一年不还就是四千多万两,不过一年以后不是满清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