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决于税收是否以银、粮食或者任何其他物品来缴纳,也取决于运费以及「粮食一石」的折纳比率。纳税户负担最重的「石」要比负担最低的「石」高 7 倍。
其次我们来看看税基,农业地区田土计量单位是亩,5 尺为 1 步,240 平方步为 1 亩。一个标准亩,大约有 666.66 平方米,相当于两个网球场那么大。标准亩更多的是一个概念而不能算是一个实际的财政单位。在中国南方,通常情况下,一亩农田估计每年能够产米 2 石。当时的资料显示,在土质最肥沃的长江三角洲,一亩田能够产 3 石米,也有亩产 4 石米的记载,而在干旱的西北部地区,亩产只有半石。很明显,统一以「标准亩」为标准来征收税粮是不公平的,因此明朝选用了「税亩」来代替它。一般看来,产量正常或较好的土地,每 1 标准亩为 1 税亩。产量较低的土地则以 1 亩半、2 亩、3 亩,甚至 8 亩作为 1 税亩,这种折算没有统一标准,全部由当地自行规定。
至于全国土地面积,广为流传的是明朝进行过两次土地测量,第一次在洪武时代,另一次是张居正主政时期进行了全国性的土地清丈,并编类为册。由于所绘制的土地册的地界边线状若鱼鳞,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