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制武,一省总兵在寻常文官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但到了升迁上,有了军功的武将比起寻常熬资历等磨勘的文官就快了许多。单说这一回,只要廖四传回的消息确实无误,两位数的斩首足够报个大捷了。
钱千总似乎并不担心误杀良民的罪名,按照廖四的说法,一个活生生的举人老爷就死在他们面前,做下这等罪行的能是什么良民呢?无论是蛮贼还是土匪,抓住了少不得一个斩决。关键这次还有活口可以印证,那这口气地方上就总要寻个出处,否则决计无法交代。此时也没有所谓政治正确,少民的性命并不是官府心中所系,只要不闹出大乱,便不会有什么风险,何况就算真乱了,又能如何?杨应龙之乱过去还不到二十年呢,勉强也算个当事人的钱中万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杨应龙祖上乃是唐末应募入川征讨南诏的播州宣慰使杨端,自唐末趁乱据有播州,后其祖杨铿投明,自万历中,杨应龙起兵谋反时,杨氏已在播州经营了七百余年,算是树大根深的土豪了。硬算起来,杨家祖上也是汉人,若不是朝廷想要在播州改土归流,又兼有了地方官府的扯皮,也不至于闹到后来的地步。播州(也即是后来的遵义和平越二府,原本是归于四川布政司,是以杨应龙之乱的发端,便是其“所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