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也就更好问话了。
“綦江那里铁冶多么?”
“私冶不少,产铁倒是不算多,一年也就一两万斤。”
“都是私冶?”
“都是私冶,从东溪到赶水镇这一路,两岸的山上都是炭材,少说也有百十个铁冶。”
所谓私冶与官冶和民冶都不相同,或者是当地的山主招募,或是地方豪民见了空山有矿便自行纠结,占据一处矿山就近取材烧炭冶铁,再将铁料转卖获利。此等无本生意原是官府严禁,没有当地府县发给的照堪,查到了也是不小的罪过,奈何利大还是有人铤而走险,更何况綦江县靠近播州,也是汉夷混杂的地方,管束也就没有想象中严苛。
“产出的铁料都是供应川中么?”
“多是私铸器物就地发卖,不过永宁等处的土司也会来买。”
王星平仔细想想,永宁宣抚司距离綦江的确也不算远,土司缺铁,若是将铁器卖给土司倒是个不错的买卖,另外还能躲过官府的铁课。
“那当地的炉户应该还算过得?”
就见汪革面有戚色,道:“起先炉首也是本地的一家大户,早几年在西岸山上相度了一处好地势,因山作炭,卖炭冶铁,我等跟在手下倒也过了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