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江南名妓画成美人图,有了今年的先例,到时恐怕就会是各家妓馆拿着银子来求了。
印制挂历的油墨和纸张来自文莱总部,这得益于这一年多来元老院在化学工业上的成果,而采用石板印刷工艺的工厂则设在了三亚,这项新兴产业既能给当地人带来足够多的工作和商机,让新近归附的黎民、疍户得以安稳,自然也更加衬托了傅小飞的工作成绩。
从有了这个想法到付诸实施也不过数月时间,连顾子明自己都对这效率颇为满意。当然,收益也极为可观,按照粗略的统计,油墨、纸张和运输的成本加上刻制石板与印刷、装订的人工,试水的五万本挂历每本成本不过十文钱,低得顾子明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些挂历光在广东每本就能卖到七分银,沿着运河北上,等到了京师居然能卖出一钱的高价。
这也难怪,毕竟这挂历不光印制精美,上面也有节气时令和皇帝、阁臣、大儒、名宿等重要人物的生辰祭日标注,更有不少养生育儿的文字与各地民间的见闻,说是一部微缩的百科全书也不算错。
更妙的是此事虽为顾子明首倡,但全程万通行并未经手,都是由傅小飞在三亚直接做得后再就地发卖给途径琼州的福建私商。虽然每本只要四十文的批价,比不得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