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赚得多,也是数倍的利润了,为了规避内地禁令还打着个专供安南的旗号。但鬼知道有多少是真流入了安南,还有多少是走私到了大明北方,事实上五万本挂历的确是在年前发卖一空了。如今看来不少散货的也赶在年前被那些商人陆续运了不少到江南和京师,听闻因为内容丰富有趣连宫中的妃嫔和内官都有买了去的,毕竟养生与育儿恐怕永远都是后宫的两大主题。
此时历书不比其他,在大明是明令禁止私印的,每年官印的黄历要加盖了钦天监的印章才能统一发卖,印制私历的以违制论处,只是官营的黄历一本要价往往要数钱银子,嘉靖以后律令又渐渐松弛,民间私印的尤其如福建等处也多了起来,一年数百上千万本的市场总有人想来分一杯羹。
只是如这次这般商家们也就较为小心,市场上此物名字也不带一个历字而是叫做月份牌,推销给客人时更说是方便行商的大户、求学的士子在上面记录重要事情。由其是商人,若是有个应收而未收的欠债,写在上面也能一目了然。
虽然此物在王星平看来还很简陋,但彩色印刷的挂历已经能让王尊德辈眼前一亮了,这一本听说便是有下属专程买来孝敬。
何况京师的澳洲货并不止这一种,如今广东版的图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