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的目的,在后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跟其它的封建王朝一样,北宋时代也常有灾荒发生,并且一发生灾荒必然会产生大量灾民、流民。这些人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处理不善必定会爆发农民起义。在其它的朝代,对饥民大多是拨粮赈济或划分土地安置,但宋朝则完全不同。一旦某地发生灾荒,皇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放粮赈灾,而是派官员插旗招兵,把灾民中的青壮年男子都招入禁军。结果每次灾荒后,宋朝禁军的数量都会大幅度增加。
宋朝的皇帝为何要如此做呢?因为在皇帝看来,聚集起来的大量灾民是对统治秩序的巨大威胁。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赈济,肯定会有疏漏。如官吏贪污作假帐等等,万一救助不利就会激发民变。既然如此,还不如趁机将其招入军队。因为军队的组织性是最强的,而且有专门的营房、经费保证。如此一来,既安抚了灾民,避免了民变,又趁机吸收了大量青壮年,扩充了军力,堪称两全其美。即使有人想要趁机作乱,因为灾民的精壮男子都已经被抽走入伍,剩下的老弱病残都是不能打的,就是想造反也闹不起来。
在这种思想下,宋朝的禁军迅速从国家的精锐武装力量,蜕化成了安置各种人生失败者的难民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