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国,其国祚前后绵延五百年之久。
不过,虽然牛皮哄哄地挂着个“王国”的名头,但琉球毕竟是个孤悬沧海的小地方,土地贫瘠,人口也不多。想要衡量琉球这个古代国家的实力,用中国的例子恐怕不太好比较,换成日本的例子来说,战国霸主织田信长起家的尾张国,石高(稻米年产量)是五十七万石。而琉球王国的石高是多少呢?才十二万石!
也就是说,所谓的琉球王国,仅仅相当于桶狭间战役之时,尾张国大名织田信长的五分之一实力。这个国家基本上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矿山,也没有任何利润丰厚的特产,连铁器都要基本依靠进口。粮食也不够吃,在番薯没有传入前,琉球平民一直都是以杂粮甚至是苏铁的果实磨粉充饥,被称作“苏铁地狱”。
幸好,琉球王国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一颗很值钱的筹码。在大航海时代初期,琉球岛曾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远东中转贸易港。依靠在中国、朝鲜、日本、马来亚和香料群岛之间做多边贸易的丰厚收入,这个小小的琉球王国,一度有过上百年富裕繁荣的黄金时代,各种高大的神寺、佛塔、石砌的龟甲墓纷纷树起。
但是,这同样也引发北方恶邻的垂涎十七世纪初,位于九州岛最南端的萨摩藩发兵三千,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