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修复体内暗疾,固本培元。武者在力境、骨境多会对身体内部造成沉疴暗疾,不及时修复,对身体的损害会越来越大,恰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三册法门熟悉之后,韩仲麟决定先修炼《伏神法》。“神”为身之本,“神”到则心到,“神”强则“气”强,这也是为什么上元道人为什么要把《伏神法》放到三册之首的深意所在。
伏神法,分为五个境界,正神、聚神、藏神、伏神、无神五个境界。
正神,就需要心有道,正其身,明其义,不偏执,不疯魔。
聚神,又为明神,重在“聚”、”明“而字,凝神于一处,心如止水,可为明镜,观世界一切事物,确知一切真相,不虚妄,不动,又包容万物。聚神境界最难参悟,这需要大智慧。
藏神,见心明性之后,心意到,便可收放自如,见花开便知春来,见霜降便知冬藏,辨祸福旦夕,省心藏神,却又是令一番境界。
伏神,心为空,观心以藏,正可伏神,水到则渠成。
无神,忘我之境,舍弃臭皮囊,法入天地,无欲无求,无色无相,无尘污垢,为真“空”。此境界最是缥缈玄异,上元道人本身也只达伏神之境,未曾参悟到无神之境,故将这个法门命名《伏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