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变法有功被封于商,故又称为商鞅。在秦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秦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
实行连坐法,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后来又禁止家人“同室内息”,使父子、男女有别。
此外还“平斗俑、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商鞅将全国的小都、乡、邑集合成四十一县,破坏了旧贵族的封邑,加强了国家的集权。
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方便了税收和交换。对赋税制和俸禄制度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之法规定,农民“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与租税,不努力耕作或弃本逐末者全家被罚为仆人,而且凡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
后来又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为中央集权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避免私斗,奖励战功,按照军功大小取得贵族爵位,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按贵族爵位高低分配田宅,无军功者不可得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