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不死贱男 > 正文 182话:诤臣
    唐太宗即位后,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边疆,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称为天可汗。
    在他执政的贞观年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杰出帝王,尤其以兼听纳谏著称。然而当大臣们谏诤言词激烈,有切肤之痛时,太宗有时也控制不住自己,也想文过饰非、充耳不闻。但是太宗毕竟有过人的雅量和气度,以国家社稷为重,闻过则改。
    唐朝的王珪,字叔玠,清心寡欲、品行端正、刚直不阿。世子李建成被立为东宫太子后,他出任太子中舍人,玄武门之变后,王珪受牵连,被流放到隽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即位,他知道王珪很有才干,就不计前嫌,召回王珪,拜为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