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各取两块,就着腌咸菜下肚。
有一天,一个同学来看望范仲淹,这个同学是官宦子弟,家中很富有,他看见范仲淹生活这样艰苦,心里很感动,回家后就向父亲讲了这件事,同学的父亲就叫人给范仲淹送去好饭好菜。过了几天,这个同学又来了,奇怪的是,送给范仲淹的饭菜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已经快要发霉了。
同学便责怪范仲淹说:“常言道,君子不吃小人送来的食物,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范仲淹赶紧表示谢意说:“不是我不感激令尊大人的厚意,而是我每天吃粥已经成习惯了,如果吃了你送来的好饭,贪图享受,怕以后就吃不下稀粥了。”这个同学听了深受感动,对范仲淹更加的钦佩了。
范仲淹就是这样从小立志,划粥苦读。靠着这种精神,他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九岁的时候,听说山东长山有座醴泉寺,寺里的长老很有学问,便一心想到那里去读书。后来经过母亲的同意,他终于来到醴泉寺,不过寺中僧多粥少,生活非常的困难。
一天晚上,范仲淹在月下读书,长老看见了,拿出一块面饼悄悄地放在石桌上走了。专心的他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