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错,李越也感受到了广阔,不过却不是江河的广阔,而是森林的广阔。
结下去也全是在胡扯,不过听起来也挺像那么一回事。李越不好说是他在误导学生,毕竟一千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位教授之前也说了,这全是他个人的想法,把桃花源记代入到这首独奏曲里面。
“这首歌第二节说的是主人公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
扯淡呢!村民?你这是理解的桃花源记吧?你特么是个语文老师吧?接下去是不是还要理解中心思想?难道还要全文背诵桃花源记?
第二节明明就是自己见到桃花岛的感受啊。
如果说第一段大家还有分歧,李越还很容易理解,但是这第二节!这种激情慷慨宏伟大气的旋律怎么可能是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村民的热情用这首曲子?
这就像强行把青花瓷解释成陶瓷罐子,其中的美感完全没有了。
若是下面的学生听了这位老师的话,谁还会觉得这首曲子充满仙气?估计满脑子的村民的热情!
李越听不下去,凑到谢思妍耳边说道:“你们这位老师!实力不咋地啊。”
谢思妍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道:“我也不认识他,以前他也没来这里上过课,不过他说得不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