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员,总得有几个擅长学术理论研究的学者。
“rl发来的这篇凝聚态物理论文,写的真心不错。”沈奇快速浏览一遍论文,他的第一感觉是,这篇论文只附了少量的测试结果图片,剩下的是理论分析。
这个跨国项目组采用自洽场理论研究了凝聚物质的微相结构缺陷,对光子晶体制备、生物医学、功能纳米材料均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比较高端。”这是沈奇仔细看完论文之后的结论。
不可否认,纯粹做应用的研究人员在物质收获上会更多一点。
但在学术地位上,理论研究型的学者更崇高一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际上的凝聚态物理团队不乏高手。
包括副组长汤元在内,faster项目组已没有一个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做学术理论研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尝过甜头之后,再转回去做理论,这很难做到。
也就沈奇对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方向感兴趣,他绝不能让自己的中心变成一个只做应用产品的机构。
沈奇回复rl编辑部“过审。”
虽然过审了,但沈奇还是通过电子邮箱联系rl主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