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中就有很多武陵蛮的记载,其首领沙摩柯也是少有的勇将,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马良也是去武陵蛮搬救兵,最后被杀。
盘瓠蛮虽说已经得以开化,但之后由于一直受到汉族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他们开始向外迁移,并在迁移过程中,逐渐发生分离。
其中较早往西迁徙,进入黔北黔西、川南、滇东、桂西的一支,后来演化成了苗族。于隋唐时期进入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的一支,后来形成为畲族。向南到达两广的则变为瑶族和壮族。
唐、宋、元、明时期,赣闽粤边区活跃着被称为畲族的少数民族,就是盘瓠蛮的后裔,也就是我们说的溪洞蛮。
他们在与汉族的长期接触和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适应,最后融为一体,成为客家民系的一分子。
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卷一一《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既私贩集团),群聚剽劫,累政。”
当时“畲民”与“輋民”两词并用,潮州所称“輋民”,与漳州的“畲民”,均同样指今日之畲族,“其来久矣”,说明它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根据文献记载,赣闽粤边区在“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