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为天下读书人立标,请于师兄再受我一拜。”
于瞻更加不好意思 ,急忙起身相扶,“严师弟说的过了。”
“丝毫不过,于师兄请看。”严微从怀中取出一副折子递过来。
于瞻接在手中,展开观看,只见上面写满人名,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这是什么意思 ?”
“上面全是邺城读书人的签名,不为别的,只因敬仰于师兄义举,人不能亲来,签名以示支持,托我送给于师兄,略表寸心。”
于瞻大悦,正色道:“请严师弟代我向诸同道致谢。”
两人又聊一会,严微道:“于师兄入谷守庐,名震冀州,这就算大功告成了吧?”
于瞻拍案道:“守庐只为尽孝,谈何大功告成?驱逐徐础,夺回思 过谷,才能稍遂我愿。”
“然则于师兄今后有何打算?”
于瞻沉默,半晌才道:“论胆气,我自认还有几分,论智谋,我就自愧不如了。徐础偏偏是个厚脸皮,见我进谷守庐,他不撵人,却也不走,僵在这里,我……我暂时还没想出办法。”
“上次一块喝酒时,于师兄有句话说得对:徐础能赖在思 过谷,靠的不是学识与智谋,而是上头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