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极为粗糙。而且封面纸已经发黄、残损,脆弱得如同初冬河流上的冰片。
从年代上来讲,册子开头的地方其实有几句短短的序言,大意是说,在民国二十九年时,有人在库车县昭怙厘大寺发现了一些古籍,迪化考古队前去查勘,发现它们是唐朝安西都护府文书残卷。这本册子便是残卷内容的誊录版。
民国二十九年正是一九四一年,所以从时间上讲,它也够不上善本的资格。
我把册子合上,看着封面上那一竖行油墨字——《唐安西都护府古文书钩沉》。
就在这时候,我发现册子中间有页纸,纸上粘着一条橘红色隔页。
照理说,册子的材质这么脆弱,如果再贸然粘贴东西的话,很容易将纸张破坏的,所以贴上隔页纸的地方,必定是收藏者心心念念,反复阅读的重要部分。
我看一眼神 秘人,他像个木雕似的坐在那里,并没有反对我翻看。
我于是轻轻从中间翻开那页纸。
由于年代和印刷手法原因,那些油墨字已经浸润了纸张,看上去有些漫漶。字是竖行排列,我低头读去,只见其中的一段话下面加上了着重号。它断断续续,似乎是从缺字少页的古籍上扒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