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53节 造船(二)
,民众生活艰辛,颜清泉从那里拐骗了一万多人口回台湾!

    除了他之外,东南府还派出了不少人,过海到达各个船厂,以高价招募了大量的造船师傅和帮工加入了高雄船厂。

    闽省的造船业久负盛名。

    其有历史传承,明永乐元年(1403年),朝廷命福建都司造船137艘。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所用的宝船不少是在闽江口一带制造的,最大的44.4丈(约150米)、宽18丈(约60米),每船平均乘载400~500人,最大的达1000人。从尺度、结构、装备等方面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舶。即使“洪涛接天,巨浪如山”,仍然“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明成化年间(1474年),福建市舶司自泉州迁至福州,造船场遍及全省沿海各地,官办和私人办的造船业都很发达。其工艺先进、设备精良。主要有福船、宝船、封舟、白艚船。

    大量的船工师傅到了高雄船厂,极大地增强了船厂的技术、建造力量。

    月港的瑞兴银号,给予了东南府极大的帮助,把福州老牌的闽发船行的师傅连同帮工直到给打包送去到东南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