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六部品秩后,六部变成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完整,而且在内阁之上。
皇帝想“以小制大”,内阁官员五品,而六部尚书至少从二品,自然不服气内阁的管制。
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拟权,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
但是,内阁毕竟不同于中书省。
从制度上说,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
这一斗起来,自然不会有好结果,狗咬狗,一嘴毛,内耗之事少不了。
如今给内阁正名,内阁位在六部之上,等于重建中书省。
“学生杜威,请问马相,学生内阁权大,相当于中书省,相权过大,朝廷如何制衡?”大会允许提问,一个年轻儒雅的学生站起来问道。
暗呼这个问题问得好,马士英介绍道:“内阁不同于中书省!内阁阁员由上位者决定,有任期限制,一任四年,如做得好可再做一任,但不能第三任……”
终究有的话不可说出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