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下去,供后人瞻仰。
如今已经是二月末,按照阳历,都四月份了,如今的印度已经非常炎热。
众人在山上并没有耽搁太久,就原途下山,前往柯枝王宫。
朱瞻基特意召了解缙随行马后,问他:“如果在这柯枝推行汉话,解师以为可行否?”
解缙虽然是文士,但是骑马也不在话下,他沉吟了一番说道:“若只是以加大贸易份额为由,开设汉话学塾,当地土人怕不是要争先恐后。但是若想全面推行,恐困难重重。”
朱瞻基明白他的意思 。如今大明境内的文人数量不多,而此地地域辽阔,人口繁多,想全面推行汉话肯定不容易。
但是如果是以贸易为借口,在这里设立一所汉语学校,这里的土王们恐怕都会派子弟来学习。
他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办一个学塾,让这天竺一地各国,都以会说汉话为荣。解师可在文人间联络众人,能有十几个文人留在此地教授汉话,暂时就够了。孤承诺,凡是愿意留在此地授课的秀才,举人,满三年后,回去大明可按同进士授官。”
解缙答应了下来,愿意帮助说服一些文人留在此地授课。
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对想要长期在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