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曾经的落魄公子哥儿,他的酒楼峻工不久,两国便签署了和平协议,常宁郡更是成为了大齐向大明开放的一个窗口,昌渚这个位于两国边境的小城,立时便成了风云之地。
现在的好运来酒楼,在当地算是一块招牌,也是一个地标建筑,因为整个昌渚,三层高的大楼还只有这么一座,便连县衙,也不过是一个小院子罢了。
好的口碑,好的地段,使得好运来酒楼当真是好运连连,在昌渚,便连酒楼客栈业的大享田氏,居然也竞争不过孔连顺。
好运来酒店的阁楼,被孔连顺装修得很是豪华,他将这里作为了自己平时的休憩之所,坐在阁楼窗前,透过琉璃窗看着下面街道之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和络驿不绝地进入到酒店里的客人,是孔连顺平素最大的爱好。
随着酒楼的改造升级,以前来得最勤的大明士兵已经少了,因为现在好运来酒楼的价格,纵然是薪饷极高的他们,也觉得有些吃不消了,也只有那些军官,才会仍然前来光顾。现在好运来的主顾,基本上两国汇集在昌渚的商人。好运来酒楼不仅有楼下的大厅,二楼三楼更是隔成了一个个隔间效果极好的小房间,对于有着极强商业保密意识的商人们来说,这些小房子,便是最佳的谈判场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