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轰轰烈烈的修建道路,兴建水利的工程当中。其实以现在这个季节的温度,实在是不宜做这些事情的。但特殊事情,特殊处理。哪怕现在是事倍工半,大明仍然乐此不疲。
这样做当然不是大明朝堂的官员们昏篑,而是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赈济终究只是度命,而一整个冬天,如果什么事也不做,那说不定仍然会生出什么事来,刚刚上任的官员们,必须要给治下的百姓们找到一些事情做,让他们将自己的精力,消耗在一天天辛苦的劳作之中。
这些劳作并不是强制性的。你可以不去窝在家里,那就只能靠朝廷的赈济度日,每日也不过一碗粥而已。但如果你能去参加这些劳作,去修路,去挖渠,干一天,便能得到一天的工钱。
大明没有劳役这一说,这些工程都是官府出钱雇佣百姓来干。
在大明,因为这一制度,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工程队。这世上总是不缺聪明人,他们招揽工匠,劳力,形成一个个有组织的队伍来承接朝廷的这些工作。而朝廷也乐见其成,因为这样的工程队多了,相互竞争之下,朝廷付出的代价反而小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工程队有专业的人才,有极高的组织性,也极大的减轻了官府组织的压力,在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