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想要在教育方面有所建树。拼音和标点符号两项,就绝不会放过。
至于说标点符号的出现,是不是会引儒家经义解释的冲突,从而让苏默陷入士大夫对立的危机,苏默对此毫无压力。
自己只是提出用这种方法断句,但究竟在具体典籍中如何使用,他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冲上去亲自操刀。话说,这个时代的大儒不要太多了,完全轮不到他这种小蚂蚁去露头。
他要做的,便是藏在幕后,做一个高瞻远瞩的提擎者。他要的只是名,只需要给人一种擅于思 考、擅于推出新事物的印象就好。其他的,都是浮云。
在他当初向赵奉至提出教育制度问题时,他的目的就很明确,重点其实也就在这两项上。
所以,在将拼音和标点符号详解完成后,后面再写的,便只是些后世学制的内容。比如学期制度、中考、末考,以及升学考。再比如蒙学、中学、高中的划分;
然后就是课时,以及各副科的穿插配合。课时规定出每节课的时间,以及每天的课程时间;而副科也相应的做了修改。
比如体育,改为更为这个时代人接受的射、御;音乐、美术,则归为礼、乐;数学则归为数。至于几何,则被放入中级学府的数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