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生员则或凭关系、或凭成绩求入。
综上所述,大明的教育制度,根本上是为做官设立的。后世却是真正的重心在教授学问上。
苏默当然不会傻的去挑战制度本身,他要做的,只是将后世的教学意义溶入进去。相信这种有别于大明传统的教育制度,既能引起上层的注意,同时又能带来清名。
毕竟,一个真正为了传业授道而制定规则的人,怎么也会比单纯为了规划做官的制度制定者,更加崇高,更受人尊敬。
初始入学者年龄设定从六岁起,学制不是后世的六年,而是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只有四年。这四年,称为蒙学。
蒙学除了已有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外,苏默加上了最引人眼球的一个砝码:汉语拼音。
拼音,是苏默既定的,在大明时空立足规划中的极重要的一项。这个在三百多年后才初露头角,而直到近五百年后才最终完善,并迸出宏远意义的事物,苏默围绕着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谋划。
而除了拼音外,另一项被苏默添加进四年蒙学的新事物,便是标点符号。
古人言,识文断字。拼音是前者的解释,那标点符号便是为后者而生。
作为一个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