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章节目录 第1740章 子弹论
!”杨明志毫不犹豫掐起腰,“很抱歉,这仅仅是我一时疏忽。子弹的问题从来不是问题,我们也不需要对枪膛参数逆推。我不得不再度抱歉,昨日真是桑拿房蒸昏了我的脑袋,居然忘记把子弹的详细构造图拿出来。”

    且说俄式的中间威力弹,杨明志所理解的都是那个位面的“1943年式中间威力弹”。

    在那个位面上,苏联的突击步枪的光辉历史,卡拉什尼科夫提供了最佳性价比的枪械,而西蒙诺夫的工厂根据军老费德洛夫的科研资料,制造出了一批发射用的子弹。

    二战结束后,华约国家纷纷得到了仿制卡式步枪的授权,新中国更是在仿制之路上走出了自己的辉煌道路。

    7.62x39mm的子弹被通用化,只是中国是出了名的铜矿匮乏,不得已,中国的这类子弹和苏联自己生产的,在材料上有着很大区别。

    钢制弹壳表面覆铜,子弹是大量消耗品,铜的浪费是国家难以忍受的,中国选择这种子弹,达到了相对于中国的最佳性价比。

    苏联本身的铜矿较多,只是该国也没有过分挥霍的资本。苏联已经在广泛应用铍铜钢制弹壳,在卫国战争时期,这种操作也是节约成本兼顾性能的最优选。

    杨明志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