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天下,估计还要赠他一个“太师”的名头致仕。
如此一来,政事堂里头陈静之的死党就变得只剩下李宴清一个人,经营政事堂十几年,好容易把政事堂变成自己“一言堂”的陈静之,感觉分外不爽。
此时,政事堂里头陈静之和李宴清一党,杨吉自成一党,并且在有意无意的拉拢谢康,一旦二对二的格局形成,那么最关键的关口就会变成代替高明玉进入政事堂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正因为如此,陈静之这段时间四处奔忙,务求把自己人增补进政事堂里头。杨吉也不甘寂寞,开始以辅臣的身份四下活动,政事堂虽然表面上波澜不惊,但是暗地里已经风起云涌。
只不过谢康一直在为登基大典奔忙,杨吉一个人无力抵抗陈静之,所以政事堂的矛盾一时半会还显露不出来而已。
这天下午,政事堂里头愈闷热,杨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打开窗子,不住的给自己扇风。
政事堂不比别的地方,别的地方还可以叫几个侍女来给自己扇风解暑,但是政事堂这种重地,随便一本奏章都可以算作一等机密,平时连门窗都不会打开,只有挂个“政事堂行走”的名头才能够自由出入,外人哪里能够进的来?
要知道,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