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这一行中浸淫多年,几乎可以称之为国内此道中的代表人物的文老,类似于岳飞阳这样的“后辈”,自然是对其有过深刻的研究的。
若是能够得到文老的垂青和指点,岳飞阳在此道上必然可以昂首阔步地向前,也用不着花费巨大的金钱、精力和时间去兜转着圈子来为自己正名,也不会与沈大师这样不入流的家伙走在一起。
可以这样说,文老在他眼里,就是那种对凡夫俗子不屑一顾的世外高人,他多次放下身份去请教,都结结实实地吃了闭门羹。
可越是如此,岳飞阳就越觉得文老的确有着泰山北斗的处事风格和做派,不愧是业内的执牛耳者,国宝级的人物。
岳飞阳如此精明和放荡不羁的个性,居然也会产生这般的心态,也着实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和神奇。
所以,他一看到郝俊,就会放下鼎藏十分重要的一次拍卖,马不停蹄地立刻拉着郝俊来拜访文老。
而此刻,他看到郝俊和文老似乎很容易就放下了当初为了帝王酒盏之间的芥蒂,就像是忘年之交一般兴致勃勃的交谈的模样,脑袋一时半会儿真的没有转过来。
文老向郝俊和岳飞阳介绍了许多他珍藏的宝物,这一次,郝俊没有像之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