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唐世济等人的支持下进入了兵部,升任兵部尚书,但目前杨嗣昌没有彻底交出权柄的打算,仍然以东阁大学士身份“掌兵部事”,主持大局,尤其是面临清军压境,他干脆直接搬到兵部办公,越俎代庖,陈新甲只能以尚书身份干侍郎的事情。
不过表面上陈新甲没有任何不满,初来乍到的他上至杨嗣昌、下至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各级官吏都笑脸相迎,没有一丝抱怨,这让杨嗣昌很满意,其他官吏也对新任尚书印象极好。
杨嗣昌翻阅到其中一份奏报时,皱眉道:“又是他出幺蛾子!”
陈新甲连忙放下手中的纸笔,问道:“阁老,出了什么事?”
杨嗣昌不满地说:“派出去的人回报:关宁军和大同镇王朴已经按照兵部命令调防京城广渠门一带,可是文登营那边却拒绝了命令,在保定按兵不动。”
陈新甲一听是陈雨的事情,格外上心,小心地解释:“或许不是直接抗命,而是没有及时拔营也不一定呢?文登营从威海卫赶来,路途遥远,人乏马疲,多休整几日也是可以理解的。”
“又哪里是休整了,这位文成伯牛气得很,他是当面拒绝了命令,声称不服从兵部调遣,哪里也不去!”杨嗣昌恨恨地说,“本官早就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