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战国大司马 > 正文 第20章:“伪”之辩(二)
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很符合儒家的风格,儒家一向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必执着于细节。

    但孔子时代的儒家,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比如对「学」的态度,《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学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孔子本人而言,他学习的初衷是为了当官,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

    再到孟子、荀子时期,荀子首次提出了「学以致用」的理念,使儒家的「学」,总算是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用!

    用在哪里,即用在治国、用在治人。

    说到治国、治人,应当首推道家的治国之道,在治国方面,从道家鼻祖老子起,道家就明确地指出了「无为无不为」的治国策略,以劝诫各国的君主。

    「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顺应自然,不要做多余的事。

    比如说,在四五月本应该做农事的时节,君主不要因为与他国开战而耽误了国民的农事。

    关于这一点,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其中的「勿夺其时」,就是告诫君主顺应自然——该让农民种地的时候就让农民种地,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