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多余的事。
除此之外,还可以延伸到对待国民的态度,总而言之就是,国民想要去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君主不要“额外”——即除了刑书以外——去约束他们。
而「无不为」,也不是指什么事都做,同样也是指去做顺应自然、顺应天道该做的事。
这方面体现在哪里呢?
打个比方,国内发生天灾,务农的国民因此颗粒无收,这个时候就应该顺应自然,开仓救济国民,而不是违背天意,继续向国民征收田税。
延伸下来,还有想办法提高国民的道德修养这类的。
君主无为(不做多余的事)、臣子无不为(多做些顺应天道、顺应自然的事),这即是道家的核心治国思 想。
而相比较道家的治国思 想,道家的“治人”思 想,就显得格外的“不亲和”。
在这方面,道家的主张就是自我约束与自我提高,道家认为,只要世上人人都注重道德,那么这个世道就不需要多余的东西——比如儒家「仁义礼数」的束缚,以及法家刑法的约束。
但遗憾的是,世人未必都有这样的觉悟。
这就是道家思 想的局限,或者说,也是它被称赞的地方:道家思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