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夷州。
耽罗岛的意义无需再过多赘述,而夷州,是孙策联络交州的重要踏板。
交州孙策没有打算以武力征服,根据历史看来,交州望族--士家,最后在士燮的带领下,归顺了孙权,还积极配合孙权,收服九真、交趾等郡,终被封为左将军。
但最初,并不是这样。
历史上,曹操为了制衡刘表,曾给士燮加官进爵,总督交州七郡军事,兼任交趾太守。
对此,士燮在反复权衡后,决定投桃报李,年年向东汉朝廷进贡。
然而,在赤壁之战后,他转变了态度,在大势所趋之下,又率领兄弟子嗣们归附孙权。
为了表示诚意,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吴国做人质,并在夷陵之战的前前后后,坚定不移的站在吴国一边,诱导益州的豪族叛蜀附吴。
从这几点看来,士燮是一个头脑清晰,具有极强大局观的人,更懂得权衡弊益,如何在夹缝中求存,孙策相信,以他今时今日的威望地位,士燮还是会选择孙氏,大不了来个‘一国两制’。
以上是对外,对内,便是山越和世家问题。
为了进一步削弱世家对统治的影响,孙策决定实施他心中的第二个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