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家于代郡。“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次月“诏有司正超过计划畿,制郊甸”,划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西至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周齐之间,突厥渐强,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于天保三年552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渤海200余公里。天保六年555发夫180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450余公里。天保七年556先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1000余公里。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隋开皇元年581重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