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
大同
大同
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马邑郡治善阳,辖善阳、神武、云内、开阳。雁门郡治雁门,辖雁门、繁峙、崞县、五台、灵丘。恒安镇隶属马邑郡云内县。开皇五年585置代州总管府。隋为了防御突厥侵扰,大业三年607“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公元615年八月,杨广巡游塞北,突厥得悉,率领10万兵攻入塞内,杨广被迫退到雁门,在各地军民增援下,杨广才解围而去。第二年突厥又犯,被李渊带兵击退。
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武德四年621平利武周,复于故恒安镇置北恒州。武德六年623于雁门郡之灵丘别置蔚州。武德七年624北恒州废。贞观元年627发天下为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云州治云中,辖县云中。蔚州治兴唐,辖兴唐,飞狐、灵丘。朔州治善无,辖善阳、马邑。唐末,以浑源川为名,置浑源州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呼应为名,置应州。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龙朔三年663置云中都护府。永淳元年682为东突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复置县,改定襄为云中县。废北恒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