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状元郎 > 第35章 苦集灭道
  苦集滅道,如果依因果的顺序来说,应该是集苦道滅。

    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之所以果在前因在后,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果”易明而“因”难晓,为了方便化导,先明示苦相,令人生起厌离之心,再示业因,使之断集;继而示以涅槃乐相,令其欣慕,然后再说修道之法,令其行持,这样传起法来就事半功倍。

    这四谛来头非同小可,无数的佛经中都说,是释迦牟尼佛三十五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勘破内外魔障、大彻大悟得来,并据此创立了延绵至今、遍及全球的佛教。

    据《佛遗教经》记载,释迦牟尼八十岁的时候,大病缠身,弥留之际,对诸弟子说:“汝等若于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而不求决也。”当时佛陀连说三次,众皆无疑,也无问者,唯有阿那律知晓佛陀的心意,又将佛陀的语言重说一次:“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

    释迦牟尼一生佛法,均出自这四个字,可见这四谛是如何的重要。

    在娑婆世界、密训世界、最胜世界、离垢世界、丰溢世界、摄取世界、饶益世界、鲜少世界、欢喜世界、关钥世界、振音世界中,说法多有不同,但都无越四谛藩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