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唐官 > 11.两年三熟制
了富余的物资才可以谈其他的。

    很快高岳、明玄、刘德室等,在县吏和游奕的簇拥下,举着竿子、绳尺,给各屯划定大田间距,分配好田地,搭建庐舍,掘出肥窖,接着便开始从达溪川引出的抚戎渠开出更多的水沟,直与通往凤翔的漆川相连,引水灌溉屯田。

    “高侍御,达溪川河流多砂,如开引河渠,水流减少,就会沉砂过多,以致壅塞。”于是明玄和尚提出“渠口立檽”的方案,即在各沟入渠前,凿地为穴,而后依次插入木柱,密布如檽,再用大横木贯穿其上用来加固,这样河流一旦经木檽,便会注射而出,既可过滤泥沙,又能勒留较大的石子,保障沟渠的清洁畅通。而后明玄又献“堰闸斗门”之制,高岳采纳,并在堰闸斗门处搭起棚屋,专门安置县吏为“知水官”,要求各屯在用水时,必须先写文牒申请,通过后由知水官开闸放水,按量供给,此为“制水之法”。

    很快七月到了,正是《四时纂要》里所说的耕开荒田的时间。

    高岳向度支司索要的种子,除去常见的大麦小麦外,还有个可应急备荒的作物种子,那便是荞麦。

    如小麦,,即是通常所说的“冬麦”。

    而在此前,高岳要求所有屯的士兵,包括在灵台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