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唐官 > 11.两年三熟制
人少田地多),对于营田的士兵来说,一家子都要负责一百亩地,你让他二年内对田地精耕细作,种完这茬又接着种下一茬,再收割数次作物,还要承担练箭任务,这种“复种”的疲累程度没人受得了。

    而套种的负担就轻得多,耕作方式粗放些也毫无关系。

    所以高岳身为一名历史唯物主义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才排在思维的首位:在地广人稀,人均田地很多的情况下,增大开荒田亩面积才是最实用的增产方式,而非采用不切实际的“两年三熟制”。

    故而直到人均占地越来越紧张的明清时代,两年三熟制才真正普及推广,田地少了才会搞精耕细作以求增产,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他曾对段秀实说过,要于泾州推行稻麦双种法,后来经过缜密思索,也放弃了这个行为,因为稻子想要出产量,非得选到良种,开掘水利,精耕细作不可,这对军队营田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远不如种粟、荞麦和小麦等作物来得方便高效。

    营田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百里城的设施也在慢慢完善,高岳和泾州军府里的姚令言商量好,派人前去泾州西诸多山岭里免费砍伐树木,再运来在城中,继续营建烽燧、旗亭、驿站和邸舍。

    不久,得到女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