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
罗成闭目躺在榻上,听着长孙氏为他念读百官的科举建言奏折。
两名宫人在为皇帝揉捏按摩,长孙的声音轻柔而又有节奏,咬字清晰,听的很舒服。多数官员的奏章都没有什么内容,言之无物。
这多是那些武将们的折子,好多公侯武将,却是字都不识几个的。当然也有出身不错的武将,可对于科举提出的建议,却完全跑偏。
而那些文官们,有些倒是洋洋洒洒说了好大一篇章,可许多内容都不符合皇帝的意思。
科举科举,目的是为国取士,而考试不过是一个手段,筛选符合朝廷所需要的一把筛子而已。
从某些角度来说,就如历史上一些有名的人物说的一样,科举考试本身并不重要,管你是考什么,目的都是要先把那些读书人纳入到这个制度中来,让他们来考试。
然后再从中拔出那些尖尖来。
厉害聪明的人,不论何种考试制度,他们总是还能拔尖儿的。
如果一个读书人,连考都不愿考,或者说连某一种考试方法都过不去,那说明他们还不够优秀。
虽说这种言论罗成并不完全赞同,但是也有一定道理的。
这也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