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新闻报》的头版头条。登时若一颗巨石落在水面,荡起了无边涟漪。没人能想到小小的大理竟然有胆量收留赵桓,也没人想到赵桓一伙儿竟然逃去了大理。
“那贵州城内的小皇帝,合着是个冒牌的?”
“实在可恼。亏得俺还道那鸟人事到临头兀自有三分血性,几番巡视城头,胜过他老子一筹。不想却是个假名托姓的冒牌货色!”
“徐徽言也忒是不值。现时兀自守城,图为这等人物卖命!”
“这话言语的是。照俺看那徐徽言就恁地不知变通,且地如此时候了不快快投降,活的性命来,仍旧倔强个甚?他一‘乱臣贼子’,莫不……莫不……”
不知道多少处茶馆酒楼,或者是街头巷尾,当人们言语到这里时候,忽的发现了一个问题,徐徽言分明就是臭不可闻的乱臣贼子,但从他的表现看,却分明就是一个尽心为国的赤胆忠臣啊。
早在岭南开战的消息传到益都时候,就有个论调被无数人认同,徐徽言这个‘乱臣贼子’会见机投降大齐。然事实让人打脸,徐徽言不值没有投降,反而是要铁了心来抵抗了。
一座贵州城已经阻挡陆齐大军两月有余。
这还是从没有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