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绅在某一段时间心血来潮搞了一次公共基础建设,比如历史上的什么苏公堤、刘公堤之类的。
由中央朝廷出面,自然避免了很多公共基础建设带来的传统问题,比如避免因为地方官府因为财力不足而征召百姓服徭役甚至强行要求百姓服役的问题。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直接下诏进行行政干预,禁止因为公共建设对让百姓服役。
使得百姓不会因为大规模公共基础建设而耽误农时,甚至被官吏压迫。
对于违抗朝廷意志,依旧要求百姓服役者,朱厚照也没客气,官吏直接罢职流放到辽东或台湾等地。
当然,也因为大明朝廷有了充足的资本,对于一些公共基础建设需要百姓搬迁移民而因为大明百姓素来安土重迁的问题也便于解决。
因为大明朝廷可以直接用钱来砸,而不用强制逼迫百姓,一百两的安家费不够就两百两。
当然,民众有民众的狡猾之处,官府对其过于客气了,也会让百姓忘记了统治者暴力残酷的一面,而开始坐地喊价起来,甚至官府出五百两乃至一千两都不肯搬。
官府也只能换地方修建,而和官府抬价的百姓自然也就竹篮打水一场空,有时候比较强硬的地方官府也会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