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措施,但往往又会激起民变。
但最终,百姓们也尝到了教训,官府也知道了分寸,官府不敢低价赔偿百姓搬迁后的土地损失与财产损失,而百姓也不敢要求过高的赔偿金。
大规模的公共基础建设自然是需要底层的庶民来完成的,毕竟士绅官员们是不会干这种苦力活的,而因为朝廷有钱又因为害怕压榨百姓太狠而出现民变故用比较高的工薪雇佣民众,使得大量大明的壮劳力投入到了公共基础建设中。
百姓们的收入也因此得到大量增加,而不再只是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甚至这样也使得许多百姓越来越主动成为农民工或者直接成为城市工人。
因为百姓们已经发现靠单纯的种田已经不能获得足够的额外收入,而在工地上只需搅拌一下水泥或者背几块砖石,就能挣到真金白银。
所以,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变成了农民工。
而土地荒芜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帝国已经取缔了路引制度,使得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大量人口往大中城市与富庶地区迁徙,直接导致许多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绅集团利益更加受损。
这里面,问题最严重的还是地方上最大的地主即明朝那些藩王宗亲们。
种地的人